2022-08-1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冀州两县区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63.65平方公里,现湖泊面积75平方公里。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一、二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属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
地理环境
1
位置
●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5°27′50″~ 115°42′51″,北纬37°31′40″~ 37°41′56″。衡水湖紧邻东湖大道(106国道),交通便利,处在环京津、环渤海、沿京九铁路的位置,距北京和天津均为200多公里,距黄骅港距离为190多公里,周边300公里以内有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四个省会城市,及26个地级市,集铁路、公路、通讯枢纽为一体,被著名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
2
地质
●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第四基底构造,处于新华夏系衡-邢东隆起东侧的威县-武邑断裂带附近。湖区及东部以亚粘土和粘土为主,中隔堤以轻亚粘土为主。从地质时期的第四纪全新世以来,衡水湖经历了三个大的演变发展阶段,即早全新世温凉稍湿的湖泊形成阶段,中全新世温暖湿润的扩展阶段及晚全新世温凉偏干的收缩阶段。从环境演变的阶段来看,衡水湖形成今日的湿地生态环境,具有自然性、稀有性、典型性和生态脆弱等特点。
3
春雷乍动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年降雨量518.9mm。
●衡水湖周边土壤为潮土,成土母质为河流沉积物,沙、壤、粘质俱全。
*
植物资源
(1)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有75科235属382种,其中苔藓植物3科4属4种,蕨类植物3科3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其中其他为被子植物68科227属372种。
(2)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生长优良,其中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共有27属37种,其它浮游植物201种。优势种主要为世界广布种,其次为温带种,区系植物出现明显的跨带现象,在不同的植被带内由许多相同的种类组成相似的群落,具有显著的隐域性特点。
(3)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为主,世界广布种、热带分布种等各种类型均有分布,也表现出其地理成分的多样性。本区草本类型占主要地位,温带特征显著。自然保护区植物中木本植物仅有柽柳科柽柳属、杨柳科柳属、豆科洋槐属等少量种类。
(4)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一般比较简单,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组成,很少见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较多。
*
动物资源
1
2
3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群带有明显的古北界动物特色,东洋界成分开始向北渗透。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鉴定的各种野生动物有549种,其中:
(1) 鸟类:310种,分属于17目48科。
(2) 鱼类:34种,分属于8目14科31属,以鲫鱼、鲢鱼、鲤鱼、鲶鱼、草鱼等为主。
(3) 哺乳类:20种,分属于5目10科,以中、小型兽类为主。
(4) 爬行类:22种,分属于2目4科4属7种和爬行动物2目5科10属15种。
(5) 昆虫:416种,分属于15目102科。
(6) 浮游动物174种:隶属于3门5纲18目90属,其中原生动物门共3纲13目41属66种,担轮动物门共1纲1目19属49种,节肢动物门1纲4目30属59种。
(7) 底栖动物23种。隶属3门4纲8目20属,其中环节动物门1纲3属3种,软体动物门1纲5属7种,节肢动物门2纲12属13种。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中保护种类较多,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7种,它们是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金雕、白肩雕、大鸨;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6种,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灰鹤、白枕鹤、蓑羽鹤、黄嘴白鹭、白琵鹭、白额雁、花田鸡、斑嘴鹈鹕、[黑]鸢、凤头蜂鹰、苍鹰、雀鹰、松雀鹰、、毛脚、灰脸鹰、乌雕、秃鹫、白尾鹞、草原鹞、鹊鹞、白腹鹞、鹗、猎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黄爪隼、红隼、长耳、短耳等。
由此可见,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平原鸟类保护的重要基地,是开展鸟类及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科研和监测的理想场所,也是影响中国鸟类种群数量的重要地区之一。
*
生态价值
衡水湖具有蓄洪防涝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它不但造福衡水人民,而且对调解周边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她还是南水北调的调蓄水源地,为衡水及周边地市提供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