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我国的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不到,可是曾经有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肝癌病例中,半数以上在中国。其余大都分布在非洲南部及东南亚地区,而在欧美国家则相对较少。
近数十年来,随着对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研究的深入,认证了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乃是我国肝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我国民众血液中能查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几占10%,说明他们都曾遭受乙肝病毒感染,而且感染后自身的免疫力或曾有的治疗皆不足以清除此病毒的感染,形成病毒的“携带状态”。虽然他们的肝功能大多正常,但研究发现他们的肝脏绝大多数都存在着病理变化,在悄无声息地向着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演化。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曾分析全国3254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发现其中90%以上的病例都合并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约5%的病例合并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癌症发生的原因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多称为“发病相关因素”,而不称为“病因” 。我国肝癌与肝炎有如此多的重叠,自然可将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视为肝癌的重要发病因素,要预防肝癌得从预防肝炎入手 。
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即 “法定地” 给新生儿作预防接种。2002年起並实行免费接种,这一重大举措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据估计30多年来因此大约减少了约5000万慢性乙肝病例的发生,加以对乙肝、丙肝病例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对乙肝、丙肝病毒母婴传递的阻断(即防止携带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母亲将病毒传给她们的胎儿或婴儿的工作),我国慢性乙肝、丙肝病例减少,肝癌的发病率开始有所下降,这在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中已经十分明显。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肝癌发病数占全球肝癌病例数的百分比,已从52%降为43%。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过乙肝疫苗及获得有效抗病毒治疗人群的扩大,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必将一步下降。
在国人额手称庆之时,专家们注意到我国肝癌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百分比的下降,固然是因为我国肝癌发病率的下降,但恐怕也与一些国家肝癌发病率的上升有关。一查果然暴出原本一向发病率不高的美国,近年肝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地上升,其他一些 “发达国家” 也有类似情况的情况。真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从来在欠发达国家高发的肝癌,这回在发达国家增多起来了。为了进一步推进肝癌的预防工作,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 《柳叶刀》,将这项任务委托给中国学者,请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与樊嘉院士等为主席,邀请了全球50余位学者,经过了近3年的研讨,最近发布了一个名为《全球肝癌防治策略与行动计划》的文件,为肝癌的预防擘画了新的蓝图,揭开了新的篇章。
这份文件长迏2.3万字,核心的内容是指出了肝癌病因 “构成比”的变化。从全球的视野来看:肝癌的病因不再仅仅是乙肝、丙肝病毒感染与酒精性肝硬化,而是越来越多地加入了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而且酒精性肝硬化在肝癌病因中的权重也在不断地增加。学者们根据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的情况,推算出由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导致的肝癌占全部肝癌的比例将从2022年的8%增长至2050年的11%,增长的幅度高达35%。而酒精相关性肝癌占全部肝癌的比例也将从19%增长为21%。据美国学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肝癌病因的“构成比”,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导致的肝癌与酒精相关性肝癌相加,如今已经超过了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癌。近年来美国肝癌发病率的增高即源于此,一些发达国家大致也是因此肝癌发病率有所增长。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听来也许较为陌生,其实即是以往被人们简称为“脂肪肝”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个名称有点师出无名,它究竟是什么脂肪肝呢?其实它是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代谢障碍相关的脂肪肝。这一系列的代谢障碍医学上称之为 “代谢综合征”,这脂肪肝实际上是这代谢综合征的一部份,故称之为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虽然仍可简称为脂肪肝,但人们对它的本质有了明晰的认识。这种肝病在我国目前尚缺少精确的统计,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估计在30%左右,在数量上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病人大多数並无不适,肝功能尚属正常,虽然或暂不需要药物治疗,但与代谢综合征相同,在很大程度属于 “生活方式病”。因此患者必需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控制脂肪和糖类等高热量饮食的摄入,禁酒,增加体育或体力的活动,变 “多吃少动”为 “少吃多动”,减轻些体重,大多即能康复。但若置之于不顾,则约有至少20%的病例可演变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乃至肝纤维化,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也就在预料之中了。有研究报告若患有肥胖症或糖尿病,还将促进此项病理学上的演变。
中国曾经是乙型肝炎流行的重灾区,并导致与之相关的肝癌的高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的努力,由于乙肝流行的控制、对乙肝与丙肝的有效治疗,肝癌发病率下降的曙光初现。而这个颇为常见的,人们大多尚不以为意的与生活行为有关的“脂肪肝” 如今证实竟然与肝癌的发生也有关系 。提倡健康的生活行为: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已经说了多年,“管住嘴、迈开腿” 也已经家喻户晓,只是执行还是不力。嗜酒绝对是不良生活行为之一,酒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肝癌更是首当其冲。近年美国肝癌发病率的提高,竟是因为代谢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导致,前车之鉴,我们怎能掉以轻心?
对于癌症,防胜于治。治病必求其本,防病亦需精准。肝癌预防的新靶点已经证实,健康的生活行为只待人们去努力实行!
作者与公众号简介
本文作者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院长、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职,因肝癌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