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民众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其中关系到生命健康的医学保健知识更是备受关注。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话题,已是耳熟能详。不过,相对而言,在部分民众中对于“高血脂”问题的认识,可能还有一些误区,比如对于甘油三脂增高的关注,就远低于对于胆固醇、特别是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的关注,因为知道这坏东西会堵塞心脑血管,导致心梗、脑梗,而甘油三酯高些似乎没有此种危险。
事实上甘油三脂是血脂的主要成分之一,若是明显增高,血液的粘稠度就会增加,即有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堵塞心脑血管。而且甘油三脂增高便会促进肝脏生成 “坏胆固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故甘油三脂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并不亚于 “坏胆固醇”。此外,甘油三脂还可能引发急、慢性胰腺炎,导致脂肪肝。过高的甘油三脂会干扰血糖与胰岛素之间的信号传递,引发 “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乃至代谢综合征(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样硬化等在同一个体、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病症)。在这一点上,甘油三脂与“坏胆固醇”相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甘油三脂对健康的危害,实在也不能小觑。
当然,甘油三酯也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之一,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作为脂肪的主要成份对人体有保温、保护等作用。甘油三脂更是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人体在摄入的能量消耗不完时,便会自动将其转化为甘油三脂储存在体内以备饥荒之需。在食不果腹的时代,这甘油三脂功莫大焉。可惜如今此技多已无用武之地,而且过犹不及,一旦明显增高反生祸害。
人体血液中甘油三脂的理想水平应小于1.7毫摩尔/升(150毫克/分升);1.7~2.2毫摩尔/升(150~199毫克/分升)为 “临界升高”,应注意控制饮食,尤其是控制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摄入及增加运动;2.3~5.6毫摩尔/升(200~499毫克/分升)为 “明显升高”,除必须改善生活行为外,应考虑加用药物治疗;若大于5.6毫摩尔/升(500毫克/分升以上),则为严重升高,应严格进行治疗。
甘油三酯增高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晚近有一名为 “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的计算公式推出(参见《生命时报》2025;9.26 P.4),综合了受试者的腰围与血中甘油三脂的浓度来推算引发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自然要较单纯以腰围或甘油三脂的数据推测为准。其法如下:
男性:(腰围厘米数-65)x甘油三脂数*
女性:(腰围厘米数-58)x甘油三脂数*
*以 “毫摩尔/升” 之数为准
无论男女,若得数,即“脂质蓄积指数”小于34为低风险,大于75为高风险。
设一男子腰围为100厘米,甘油三酯为2.2毫摩尔/升,则其 “脂质蓄积指数”为(100-65)x2.2=77,则属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他便应该注意改善生活行为,“少吃多动”以减轻体重,缩小腰围,或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以降低血中的甘油三脂浓度,来降低“脂质蓄积指数”,从而降低引发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脂质蓄积指数”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但是只需测量一下腰围(实应称为“腹围”,指腹部最大的 “围”)与甘油三酯的数值(一般体检报告中皆有)作一个简单的计算,即可获得这一有益于健康的提示。
关注健康的朋友们测一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