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在科研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人以卓越的学术成就照亮前路,更以无私的科普情怀温暖人间。褚君浩院士,这位被业界誉为“心系科普的院士”,便是这样一位将科研与科普完美融合的典范,荣获2012年创新奖科普杰出人物奖。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作为红外物理领域的泰斗,褚君浩院士在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材料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提出的HgCdTe禁带宽度公式——CXT公式,被国际科学界广泛引用,成为该领域的“金标准”。从基础理论到器件研发,从实验室到热成像应用,褚院士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将中国红外物理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

科研之外,褚君浩院士始终将普及科学知识视为己任。他深知,科学的光芒不应仅停留在论文与实验室中,更应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担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期间,他亲自撰写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深奥的物理原理;作为上海市政府参事,他多次在两会期间提交科普教育提案,推动科学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他常说:“科学家不仅是知识的创造者,更应是知识的传播者。”无论是走进中小学课堂,还是参与电视科普节目,褚院士总能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活的案例,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大众听得懂、记得住的知识。

褚君浩院士的科普工作,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他更注重培养公众的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里,他带领学生开展科普实验,让青少年亲手触摸科学的脉搏;在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平台上,他向全球同行分享中国科普经验,推动科学无国界的文化交流。

他的科普理念,始终贯穿着“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底色。正如上海教育新闻网的评价:“褚君浩以科研为圆心,以科普和参政议政为半径,画出了一个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同心圆。”

从实验室到科普课堂,从学术巅峰到大众视野,褚君浩院士用一生诠释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他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科学大家不仅追求真理的高度,更拥有传递温暖的温度。


点赞(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