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老张今年60岁,发现蛋白尿、肌酐高快10年了,高血压也有十多年了,治疗后蛋白尿控制在+,血肌酐保持在150umol/L左右。最近进入秋冬,天气寒冷,老张常感觉颈项冷飕飕,头脑晕乎乎,经家人提醒测个血压发现有180/105mmHg这么高。老张心想,高血压是老毛病,药也在天天吃,药吃多了副作用大,听说还会有依赖,拖一拖没关系。1个月后老张一查肾病指标,尿蛋白++,血肌酐230umol/L,这下老张急了,这么多年肾病一直维持得很好,怎么忽然加重了呢? 老张急着来问肾病科医生,龙华医院肾病二科张权副主任医师告诉老张:“长期血压没控制好是肾病加重的主要原因,血压不控制,肾病改善不了”。 A 老张这下迷糊了,肾病和血压有什么关系呢? 高血压可导致“高血压肾病”,肾病也能并发“肾性高血压”,高血压和肾病互为因果。高血压是肾功能恶化的“罪魁祸首”,所造成的肾损害与高血压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肾病病人如高血压没得到控制,会导致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从而导致肾脏的蛋白屏障撑开,加重蛋白尿;高血压还能导致肾小球前小动脉硬化,造成肾循环变差,肾小球缺血。以上两者最终可以不可逆地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加速患者进入“尿毒症”。 此了肾脏外,高血压还能导致心、脑、眼等其他靶器官损害,造成全身动脉硬化,使患者并发脑卒中、心脏病、外周血管病、眼底病变等。因此肾病病人绝对不能忽视高血压! 老张学习了高血压对肾病发展的重要性,决定好好在家测量血压。但是“在家怎么测量血压?什么时候监测呢?”,老张又犯难了,于是再向医生请教。 在家测量血压首选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各大药房可以购买,可选择欧姆龙等大品牌。测量方法:测量血压前半小时不吸烟、饮酒或喝咖啡,解好小便,至少休息5分钟;要有高度合适的座椅和桌子,采用坐位,上臂与胸壁成40°角放于桌上,手心向上;用手触摸肘窝,找到肱动脉跳动的部位,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袖带上一般有图标)置于肱动脉上,袖带下缘距肘线2-3cm,裸臂或着单衣绑好袖带,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点按电子血压计开始键开始测量,测压全程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血压计读出数值后,请及时在血压记录本上记录。何时测量呢?肾病患者务必每天早、中、晚各测1次。平时如出现头晕、头痛、头胀、心慌、气促、肢体活动欠利、夜尿增多、泡沫尿增多等症状,可能提示血压高控制欠佳,应马上自测血压,并要尽快就诊。 老张在到药房买了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天三次坚持测量血压并认真记录,但是血压多少算达标呢?是不是血压越低越好呢?降压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于降低血压水平本身。血压控制的目标是个体化的,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肾病疾病、心肺基础,肾病年轻患者血压一般需控制在130/80mmHg水平,如24小时蛋白尿在1g以上,血压需控制到125/75mmHg;如患者年纪大于60岁,我们血压控制的目标可以适当放宽到140/90mmHg左右。调整血压方案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平稳达标,避免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以及降得过低,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一般需要1-2周,所以我们血压的达标可以在1月内时间(2次门诊)逐步完善。调整方案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平卧位或者坐位,忽然站立时,应避免过急过快,应先在床沿小坐半分钟,然后缓慢站起,迈步注意扶墙行走,尤其在服用a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可多华等);(2)在服用ACEI(普利类)、ARB(沙坦类)类降压药时,注意是否出现刺激性干咳,并定期复查肾功能、血钾;(3)在服用可乐定、B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时应注意观察心率变化;(4)服用利尿剂类降压药,需要记录尿量、定期观察肌酐、尿酸变化,密切复查电解质。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低盐(3-5g/天)、低脂饮食,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放松心情,避免抑郁焦虑,适当有氧运动,肥胖患者需要积极控制体重。日常保养对慢性病人非常重要,需要持之以恒。 老张积极在肾病科门诊随访半年,调整降压方案,全天血压都平稳达标,血肌酐又降低到了180umol/L,老张信心倍增,会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延缓肾病进展。 A 冬季稳压食疗小建议: 芹菜山药粥:中医认为,芹菜性味甘、凉,有清热平肝、祛风利湿、润肺止咳之功,现代药理认为芹菜有降血压、降血脂、镇静等作用。山药,药食两用,功效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现代药理证实有降压降糖、调节免疫等作用。加上养胃的粳米,是一道色味俱佳的冬季暖心食品。 天麻萝卜排骨汤:天麻是中医药的一味名贵药材,归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现代药理发现其有降压、镇静、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可下气消积、化痰清热,常吃萝卜有降脂、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的益处。加上营养丰富又美味的猪小排一起煲汤,定当成为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养生保健菜品。 【作者介绍】 张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二科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 中西医结合、中医内外同治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尿道综合症、代谢相关性肾病(糖尿病、高尿酸、高血压)、心肾综合征、肿瘤相关性肾病、水肿、尿频、肾虚亏损、中医美容等中医内科杂病。 【专家门诊推荐】 龙华医院(徐汇院区):周六下午 龙华医院(上南院区):周三全天 龙华医院(航头院区):周二上午 互联网特需:周一、周五 王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肾病二科主任 【医疗专长】 擅长各类慢性肾炎(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多种慢性肾病的中西医治疗;擅长用膏方调理慢性泌尿系感染、尿道综合征、慢性肾病缓解期、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以及各类虚病等。 【专家门诊推荐】 龙华医院徐汇院区: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龙华医院上南院区: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龙华医院航头院区: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