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在浩瀚的科学宇宙中,有这样一位探路者:他以红外与遥感技术为笔,以服务国家需求和民生福祉为墨,在科研与科普的双重坐标系上绘就壮丽图景。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创新奖科普杰出人物奖获得者薛永祺——一位用科技之光点亮大众认知、用创新智慧赋能产业升级的“科普领航者”。
科研报国:从实验室到星辰大海的跨越
作为我国光电遥感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薛永祺院士深耕红外探测、航空多光谱与成像光谱遥感领域六十余载。他主持研制的首套实用化机载遥感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推动我国遥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他首创的三维成像遥感新技术,将光谱成像与激光测距融为一体,为滩涂、沙漠等交通困难地区提供了“实时高效”的测绘解决方案;他带领团队开展国际合作,使中国高光谱遥感技术跻身世界前列,科研成果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及省部级特等奖(5项)。
“科学家不仅要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更要让科技走进千家万户。”薛永祺院士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力量,用科学语言诠释技术背后的民生价值。
科普筑梦:从白大褂到校园课堂的对话
薛永祺院士深知,科普是点燃科学火种的基石。他化身“科普志愿者”,以院士荣誉会员身份加入上海科普志愿者协会,五年间累计开展百余场科普讲座,覆盖长三角地区超万人次。从公务员到社区居民,从中小学生到产业界人士,他的听众跨越年龄与职业界限,但内容始终“接地气”。
产业赋能:从技术突破到千亿蓝海的开拓
薛永祺院士不仅是科研先锋,更是产学研融合的践行者。他主导建立院士工作站,为政府、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推动光电技术产业化:
智能照明革命:促成扬州宇龙照明“红外光电传感技术在隧道照明”项目落地,实现节能降耗与智能化控制,降低运营成本30%以上;
低空经济布局:建议延伸无人机产业链,吸引搭载设备企业集聚,推动应急救灾、精准农业、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千亿级市场发展;
遥感定标标准化:倡导光学遥感定标技术升级,助力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将其列为重点方向,提升我国遥感数据国际话语权。
“当科技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创新才能真正释放能量。”薛永祺院士以行动诠释了这一信念。
荣誉背后:一位科学家的初心与担当
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科技精英到优秀研究生导师,薛永祺院士的荣誉簿上写满国家认可。但他最珍视的,仍是“科普志愿者”这一身份。他说:“科普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激发全社会对科学的敬畏与热爱。”
薛永祺院士的故事,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交织的篇章。他以遥感技术为舟,载着科研成果驶向民生深海;他以科普教育为桥,连接起实验室与大众生活的距离。在这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上,他始终相信:“当科学之光照亮每个角落,创新的中国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下面请观看科普微电影《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