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鸟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它们灵动的身姿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靓丽光彩,也让这个世界充满勃勃生机。
《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许多国家为了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民对护鸟的认识,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设定了爱鸟日、爱鸟节等节日活动。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鸟类拯救保护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鸟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大鸟类保护力度,鸟类种数已近世界鸟类种数的六分之一。
2021年2月,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经调整修订后发布,与原名录244中相比,鸟类重点保护对象增加150种之多。
图片来源|中国绿色时报社《森林与人类》杂志编辑部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野生动物。切实加强鸟类保护工作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鸟类1445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4%,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750多种。我国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西亚—东非和西太平洋四条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处,每年的迁徙季节都会有大量候鸟途径我国。
为了保护我国的鸟类资源,经国务院批准,1982年开始举办的“爱鸟周”活动,在提高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开展以“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2年“爱鸟周”活动,发出爱鸟护鸟倡议:
0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02
尊重鸟类习性,与野生鸟类保持距离,不人为干扰野生鸟类的生活、不破坏野生鸟类的栖息地。
03
不随意放生鸟类,不在候鸟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随意投食,不将野生鸟类当宠物饲养。
04
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野生鸟类,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执法部门,不捡拾、不接触死亡野生动物。
05
发现有非法猎捕、线上线下交易鸟类、破坏鸟类栖息地环境等现象,及时向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执法部门举报。
06
自觉规范观赏野生鸟类和野生鸟类摄影行为,顺应鸟类活动节律,提升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意识,做到绿色出行、文明观鸟、生态摄影。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蓝天精灵,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共建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