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
国际社会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毫无疑问,尽管我们的技术不断进步,但我们对水、粮食、药品、衣服、燃料、住所和能源等许多资源的获取,依然完全依赖于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这一主题强调希望和团结,以及在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生活的重要性。
2022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该主题与当下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的背景相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应对若干可持续发展挑战的答案。该口号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能重建更美好的家园的基础,涉及以生态系统为本的气候办法和/或针对气候、健康问题、粮食安全、水安全以及可持续生计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到气候、健康问题、粮食和水安全、以及可持续生计,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可以重建更美好的家园的基础。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文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信息。
生物多样性面临困境,人类就面临困境
我们通常以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角度去理解生物多样性,但它也包括各物种内存在的遗传差异,例如农作物种类和牲畜品种内就存在遗传差异,还包括多样的生态系统(湖泊、森林、沙漠和农业景观),其组成部分(人类、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
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鱼类为近30亿人口提供了20%的动物蛋白。超过80%的人类膳食来自植物。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多达80%的人口依靠植物制成的传统草药来获取基本的医疗服务。
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威胁到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的健康。事实证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会助长动物源性疾病,即从动物传播至人类的疾病。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加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可以成为抗击冠状病毒引起的大流行病的绝佳工具。
虽然人们日益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一项全球性资产,对今世后代都有着巨大价值,但是物种数量却因某些人类活动而大幅减少。鉴于公众教育和民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的重要性,联合国决定每年庆祝生物多样性国际日。
今天,为人类的朋友发条微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我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占比10.9%;脊椎动物受威胁物种占比21.4%,其中我国两栖动物受威胁比例达43.1%。
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还需努力。20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一起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每种生命都不渺小
每种生命都不容忽视
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以上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