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那么毒,只涂防晒是最蠢的!戴个口罩都比它强

    2022-05-28

    不得不说
    在防晒这件事上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都是老糊弄学大师

    以前
    出门前一秒
    好歹也会挤点防晒胡乱一涂
     
    现在
    去哪都要戴口罩
    防病毒+防晒
    一步解决
    还能省一大笔买防晒的钱

     
    难道不是这个夏天
    最最最最最爽的事?

    对于有这种想法的靓仔靓女
    小编想说——
     
    戴口罩没错! 
    但在“毒辣的太阳”面前
    你想单凭一只口罩护住自己的脸?
     
    想得美!


    的确,防晒霜和遮阳伞,从来都不进男人的柜子。
     
    但小编还是忍不住告诉各位好汉一个事实——

    医用口罩≠100%防晒
    近20%紫外线,还是能伤害你的脸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至于我们平时听的“口罩不能防晒”的说法,

    严格来说,只能防8成紫外线,相当于不能防晒。

    因为——阻挡<95%紫外线 = 不能防晒

    晒伤你的不是太阳
    而是看不见的紫外线



    很多人以为,热辣辣的大太阳才会晒伤人。
     
    事实上,伤人的主要是“藏”在阳光里、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UV)

    即使是在阴天,紫外线强度最高也可以达到晴天的70%左右。紫外线还会被反射,所以去到海边或雪山,沙滩、冰雪的反射,更会使紫外线的辐射量暴增!


    而紫外线是皮肤最大的杀手,不仅会晒伤,还会晒黑,晒丑,晒出皮肤癌。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我们脸上的皱纹、雀斑、老年斑,甚至是一些皮肤癌,都是由过量的紫外线造成的。
     
    平时说的防晒,就是防紫外线。
     
    能到达地面的紫外线有两种:长波UVA,占了95%;中波UVB,占了5%。

    ? UVA:主要把你晒黑


    波长320 nm-400 nm,穿透力最强,能穿透表层皮肤,到达真皮层,是引起皮肤晒黑、老化、皱纹的主要凶手。


    ? UVB:主要把你晒红


    波长280 nm-320 nm,大多在表皮层搞破坏,把皮肤晒红、晒伤、晒脱皮,也可引起恶性皮肤黑色素瘤和晶状体白内障。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曾经有个7岁女娃
    大阴天被晒得全身起水泡


    每年夏天,都有很多被晒伤的孩子。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曾接诊过一位八九岁的小男孩,他不仅晒伤,还发烧了,全身的皮,一碰就痛,连衣服都穿不了。

    还有一位7岁的女娃,她跟着爸爸去海边玩,才2个多小时就被晒伤,脸蛋、手脚、胸背出现红斑,回家后还长出了很多小水泡,浑身灼热刺痛。


    看到娃如此遭遇,爸爸还很不解:

    “明明是阴天,根本没有太阳,怎么就晒伤了呢?”



    其实,罪魁祸首就是上文所说的——“看不见的紫外线”!



    怎么防晒?
    擦防晒霜只是“下策”!


    说到防晒,每个人都知道防晒霜。


    选防晒霜要看两个常见的指数:

    01. SPF :防护UVB的能力,简单讲就是防晒红的。
     
    SPF ≥ 15 ,才能提供基本的保护:

    • SPF达15,可滤掉93%的UVB

    • SPF达 30,可滤掉95%的UVB

    • SPF达50,可滤掉98%的UVB 


    02. PA :防护UVA的能力,简单讲就是防晒黑的。

    同样是把人晒黑,假如不涂抹任何防晒产品,需要1倍时间,那么——

    • PA+:需要2-4 倍时间

    • PA++:需要 4-8 倍时间

    • PA+++:需要8倍以上时间


    但是,这些数值也不是越高越好!

    因为防晒系数越高,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
     
    所以,最重要的看你要去哪里、要做什么,根据具体情况选最合适的防晒霜。

    01. 室内工作者:SPF15, PA+

    02. 室外工作者:SPF 20-25,PA++

    03. 去海边度假:SPF>30, PA+++以上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涂防晒霜绝不是一劳永逸。它的麻烦事也不少!
     
    首先,要在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出门后,要至少每2个小时补充一次;出汗和游泳后,防晒霜形成的防晒膜会遭到破坏,还要再抹一次。
     
    如果是去爬山或者海边,要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底下,光涂防晒霜是远远不够的。
     
    国外有个小哥做了个人肉实验,把自己的背分成20格,涂上不同牌子的防晒霜,然后暴晒 3 小时。

    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竟然是贴了胶带的地方最白。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单靠防晒霜真的不靠谱!
     
    事实上,在科学的防晒策略中,涂防晒霜向来是排在最后面的“下策”。


    不被晒
    才是最佳防晒


    国际上有一个【防晒ABC原则】——
     
    A:Avoid,避免晒
     
    就是不被晒到,待在室内,或者尽量行走在阴凉处。任何防护都无法做到100%防晒,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躲得远远的,这才是最佳防晒方式。
     
    B:Block,遮挡
     
    指的是硬防晒,物理性的遮挡防晒。比如打伞、戴墨镜、穿防晒衣等。实在没办法要外出了,这是最好的防晒方式。
     
    C:Cream,防晒霜
     
    最后一个才是防晒霜,作为A、B的补充选项,用来辅助或者加强防晒效果。
     
    ABC里面,C就是个小弟,A、B才是大哥。
     
    出门逛街时,最好是【B+C组合】,做好遮挡,又涂上防晒霜。


    防晒产品选择有要求


    遮挡防晒的方式很多,防晒伞、防晒帽、防晒衣、太阳镜等等,这些选起来也是有技术要求的。
     
    01. 防护服
     
    根据我国在2011年出台的标准,只有当产品的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值)> 30,且 UVA 透过率< 5% 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此外,尽量选择深色和鲜艳的颜色。一般而言,衣服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

    02. 墨镜
     
    不是随便一对黑乎乎的墨镜都能防紫外线。
     
    通常来说,标注了这些字眼的太阳镜才靠谱——
     
    • 标注“UV400”

    • 标注“UV”“防紫外” 

    • 标注“100%UV吸收”


    03. 遮阳伞

    主要看遮阳伞的UPF数值。目前市场上UPF50+的产品非常多,能产生99%以上的遮挡效果。


    相比之下,穿防护服要包得严严实实,憋出一身大汗,而打伞却轻松又凉快,实在是居家旅行、防晒防老的“必备良药”。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来源:上海科普教育
x

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

沪ICP备13008033号-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1118室

Tel:021-6433255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