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水循环?

    2022-07-1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


    主要作用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②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

    ③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是说,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里,全球范围的总蒸发量等于总降水量。与世界大陆相比,中国年降水量偏低,但年径流系数均高,这是中国多山地形和季风气候影响所致。中国内陆区域的降水和蒸发均比世界内陆区域的平均值低,其原因是中国内陆流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远离海洋之故。

    水循环中国水量平衡要素组成的重要界线,是1200毫米年等降水量。年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的地区,径流量大于蒸散发量;反之,蒸散发量大于径流量,中国除东南部分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都是蒸散发量大于径流量。越向西北差异越大。水量平衡要素的相互关系还表明在径流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径流与降水的相关性很高,蒸散发对水量平衡的组成影响甚小。在径流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蒸散发量则依降水而变化。这些规律可作为年径流建立模型的依据。另外,中国平原区的水量平衡均为径流量小于蒸发量,说明水循环过程以垂直方向的水量交换为主。


    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五方面:

    ①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所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是可再生资源)。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维护。

    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以上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来源: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
x

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

沪ICP备13008033号-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1118室

Tel:021-6433255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