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6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 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距离第八届开幕
还有13天
“”是本市举办的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以保护自然为主题的大型群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现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水务局、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本市各区相关政府、科协、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基层单位群众组织都踊跃参加,受众人次累计超过5000万。
2022年第八届将举办各类群众性活动和国际性活动,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强化公众参与和共建共享,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受益面。
第八届将于2022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正式和大家见面。
活动主题
绿色低碳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
活动时间
2022年10月29日-11月4日
主办单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水务局、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活动内容
1. 启动仪式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启动“第八届”活动,并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作为形象大使带头发起倡议。
2. 名人讲坛
邀请知名专家与公众分享保护自然的珍贵经历与宝贵经验,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议题。
3. 环保科普活动
举办环保设施开放、生态探究、线上宣传等活动,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 青少年主题活动
通过多个版块活动鼓励青少年发现和记录身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共建绿色校园,关注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5. 生态践行活动
以“一江一河”、动植物园等为主阵地开展自然科普教育活动,共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践行低碳生活新风尚。
6. 主题摄影展
面向公众广泛征集作品,鼓励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碳中和愿景下的城市绿色发展,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优秀作品展。
7. 手机随手拍大赛
鼓励公众发现并随手捕捉身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和绿色低碳行动。
8. 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
开展阳台种植、科普直播、知识竞答、成果展览等系列科普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9. 主题科普影视展映活动
在本市相关科普场馆、基地集中展映自然题材科普电影,并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全市各社区活动中心、学校等免费播映。
10. 科普场馆主题活动
根据本市各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优势特色推出“我的自然百宝箱”等系列自然科普特色活动。
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及时获得最新资讯,开启你的“绿色低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