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注意!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2023-04-10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

    关于手足口病的健康提示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
    集体场所暴发
    每年自3月下旬始
    发病率逐渐上升
    4-6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
    什么是手足口病?
    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一文读懂


    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儿童常见传染病
    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
    1~2岁组发病率最高
    每年自3月下旬开始
    手足口病疫情逐渐上升
    4~6月进入春夏高发季节



    02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
    平均3~5天
    通常病情较轻
    呈自限性,预后良好
    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多数患儿以发热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为主要临床表现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
    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03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怎么办?


    手足口病病例和隐性感染者
    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
    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
    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
    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
    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
    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饮用或食入
    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手足口病患儿
    居家或者隔离治疗期间
    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
    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
    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

    居家隔离时限为
    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
    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
    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04

    预防手足口病,手卫生是关键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
    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
    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
    如厕后、进食前
    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
    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
    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




    此外,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
    EV-A71感染引起的
    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
    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鼓励满6月龄儿童
    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来源:上海科普教育
x

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

沪ICP备13008033号-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1118室

Tel:021-6433255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