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志愿者进三区 | 探寻蝶翼之秘, 触摸破茧成蝶的生命蜕变~

    2023-05-2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蝴蝶是一种美丽的生物,它有着绚丽的翅膀、妙曼的身形、轻盈的体态,宛如误落凡间的精灵。可你知道蝴蝶是怎样进化的吗?蝴蝶的翅膀为何如此色彩斑斓?人类又从蝶翼中获得了哪些科技灵感?



    飞翔的蝴蝶



    0   1

    5月26日下午,由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携手促进中心共同举办的“扬志愿风采、享科普生活——2023专家志愿者走进三区互动交流活动”之“飞翔的翅膀”科普DIY活动走进宝山路街道科普生活馆,20名学生在专家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一小时科普之旅探寻蝶翼之秘,感受破茧成蝶的生命蜕变,并用真正的蝴蝶制成的标本配合创意黏贴,DIY一张别出心裁的蝴蝶贺卡,实现蝴蝶科普活动的“知行合一”。


    0   2

    “知道昆虫为什么难捉难打吗?因为他们能从‘背后’看见你!”来自志愿服务总队的专家志愿者、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馆长殷海生用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殷馆长说,昆虫的视野非常广,它们可不像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见前方的物体。昆虫的眼睛有两种,一种叫复眼,一种叫单眼。许多昆虫的复眼生在头部两侧,能看见各个方位的物体,要想接近它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   3

      更让孩子们吃惊的是,原来平时见到的色彩艳丽的蝴蝶,很可能只是源于“光的折射”!原来,蝴蝶翅膀上的颜色和花纹是鳞片赋予的,但是鳞片的颜色也分为色素色(化学色)和结构色(物理色)。色素色是由于色素的存在而产生的颜色,各种色素不同的组合在蝴蝶中产生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色彩。色素色在光照下容易褪色。粉蝶科的蝴蝶翅面颜色通常都是色素色构成,很少有结构色。而蝴蝶中有相当数量的种类,翅膀上的鳞片是化学色的,但是鳞片本身具有精密的微结构,能反射折射特定波长的光,整齐排列在翅膀上,使蝴蝶翅膀具有金属蓝、绿、紫等颜色的反光,也就是结构色。因此在不同的光照和观察角度下很可能“判若两蝶”。





      下雨天,当水滴落到蝴蝶翅膀表面时,在翅膀表面形成一层空气薄膜,使水滴和翅膀不能充分接触,水滴无法沾湿翅膀,因此蝶之翼具有防水反光的作用。此外,蝴蝶的鳞片还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吸收和散发热量,维持体温。也就是说,鳞片是蝴蝶的热转换器。小小的蝴蝶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灵感和启发,蝶翼的这些特点已被广泛应于用仿生学,变色汽车、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原理都与此相关。





    0   4

    孩子们兴奋地说,这次活动让他们重新认识了重新认识了神奇的大自然,还摸到了真蝴蝶做成的标本,并通过自己的创意永远留住了蝴蝶的美丽,自己要将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最爱的父母、老师和好友。

    孩子们用蝴蝶标本DIY创意贺卡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轻松有趣的科普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大自然中的蝴蝶及各种动物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帮助孩子们养成学习研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是一次相当有意义的科普体验。

    0   5

    今后,“扬志愿风采、享科普生活——2023专家志愿者走进三区互动交流活动”还将组织更多领域的专家志愿者团队进入园区、社区、校区,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科普体验活动,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把科普知识、理念和精神发扬出去,使科普更融入百姓生活。



    来源:上海科普教育
x

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

沪ICP备13008033号-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1118室

Tel:021-6433255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