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大家一起来
和科普君做这样一个动作
「双脚分开,脚跟着地,
慢慢下蹲,直至臀部接近脚后跟;
注意保持平衡,脚跟不要离地。」
【正确的姿势是这样的,不要浑水摸鱼呀~】
如果你可以做下来,那么恭喜你,
你完成了一个标准“亚洲蹲”。
如果你和科普君一样
一做这个动作就摔跤
那也没关系
毕竟在西方国家,
有数以万计的歪果仁
正因做不到“亚洲蹲”而苦恼不已。
【难道我是“混血儿”?居然做不了亚洲蹲!】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做起“亚洲蹲”毫不费力,
有的人却感觉“亚洲蹲”如此困难?
这种能力的差别,
有多少是先天的,多少是后天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亚洲蹲”真的很难!
首先,我们要先确定一点的是,亚洲蹲真的很难!
布莱恩·奥辛海勒是加州的一名理疗师,他在博客上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深蹲的文章。我特意打电话向他询问了深蹲的生理学原理。他说:“深蹲是一种三重弯曲运动:胯、膝和脚踝都必须弯曲,也就是说你得把腿和脚全部折叠起来。”这可是很复杂的运动。
不过,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似乎还是脚踝的灵活性。用我的编辑罗斯·安德森的话来说,“下蹲时我总觉得自己会跟腱断裂”。
日本200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无法深蹲的男子脚踝都特别僵硬。奥辛海勒指出,这也是儿童为什么能够轻易蹲下的一个原因:“我女儿出生才一天我就测量了她的脚踝灵活性。她的踝关节背屈达到了70度!要知道正常的西方人才30度。”
看来,对于完成下蹲这个动作,人类是生来就有生理优势的,只不过随着成长,一部分人丧失了这个优势罢了。
“亚洲蹲”,为什么这么难?
你以为你能做到“亚洲蹲”,但你的动作真的标准吗?实际上,能做到深蹲的人也不是个个都能“正确”下蹲的:脚跟着地,脚趾朝前,没有听起来那么容易。
在很大程度上,“亚洲蹲”能否做成功,与生活习惯有关。在亚洲,很多人使用蹲厕,从小就有很多机会锻炼蹲姿,所以姿势就会更加标准。但许多在国外长大的亚裔,很少有机会下蹲,姿势就不是很标准。
你以为你能做到“亚洲蹲”,但你的动作真的标准吗?实际上,能做到深蹲的人也不是个个都能“正确”下蹲的:脚跟着地,脚趾朝前,没有听起来那么容易。
在很大程度上,“亚洲蹲”能否做成功,与生活习惯有关。在亚洲,很多人使用蹲厕,从小就有很多机会锻炼蹲姿,所以姿势就会更加标准。但许多亚裔比如我,在美国长大,很少有机会下蹲,姿势就不是很标准。
“亚洲蹲”是天赋?后天努力同样重要
说到底,想要做好“亚洲蹲”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天赋,练习和培训才是关键。
作为白人,战斗民族也是十分适应深蹲的姿势。他们的“斯拉夫蹲”同样远近闻名。所以也许先天的差异,远不如后天努力重要。
奥辛海勒说他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深蹲产生了兴趣——这要多亏Crossfit健身法。那些练习举重的人就蹲得很深,还会通过脚跟发力。举重鞋一般有一个略高的鞋跟,好帮助练习者发力。
还有一群人也在鼓吹深蹲训练,他们认为美国人的排便问题可能要归咎于座厕(他们说这和肛肠角有关)。千万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是以下蹲的姿势大便的。但是对许多用惯了座厕的西方人来说,这种穴居人和婴儿能轻易掌握的本领却已经丢失了——要找回来可不容易。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