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知中医,未病先行】正视小儿糖尿病,切忌谈“糖”色变

    2021-06-02


    一说到“小儿糖尿病”,很多宝爸宝妈们都眉头一紧,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这种病会不会影响到他未来的成长?作为家长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今天科普君邀请到了上海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行政副主任医师志愿服务总队专家型志愿者张毅,来为各位宝爸宝妈聊聊“糖宝”的那些事儿!


    本期专家

    张毅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行政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海派中医颜氏内科颜新传人,脾胃专家浙江名中医林真寿传人,志愿服务总队专家型志愿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青春期痤疮;肥胖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六气皆从火化”理论创立“疏肝清火”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创立“金水相生”方治疗胰岛素抵抗尤为有效。



     01 


    初识小儿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是以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升高为基础的疾病,究其原因是儿童体内的糖代谢出现了问题。人体中的胰岛素可以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组织细胞内进行消耗,为宝贝们的日常活动提供能量,一旦胰岛素从分泌到组织吸收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血糖值就会紊乱,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02 


    小儿糖尿病的分型

    小儿糖尿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下面两则小案例可以帮助您更好的理解这两种类型。

    案例一

    小虎今年5岁了,身体瘦小,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但他有个难以启齿的“小秘密”:晚上睡觉会尿床。但爸爸妈妈平日里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好了。有一天小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肚子痛,并伴随有脱水的症状,在医院化验尿时发现小虎的尿糖(3+),最终小虎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在宝贝间常常难以发现,是人体自身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出现了障碍的疾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尿的多”、“喝的多”、“吃得多”、“体重减少”。小虎夜间尿床正是因为平日里血糖太高导致的。1型糖尿病是人体先天的胰岛素分泌过少甚至不分泌,一般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小朋友更容易发病。由于孩子年龄小,1型糖尿病不易被察觉,一旦发现,往往以严重的酮症酸中毒的症状作为首发症,即身体无力、恶心、呕吐,伴有肚子痛和眼窝凹下、皮肤嘴唇干燥等脱水症状,口中有烂苹果的味道。酮症酸中毒不可小觑,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案例二

    妞妞今年14岁,平日里挑食,喜欢吃甜食和肉类,且不喜欢运动,小小年纪就成了一个“小胖墩”,近几天妞妞觉得浑身没力气,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血糖升高,妞妞就是典型的2型糖尿病的小病号。

    肥胖是小儿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是人体对胰岛素吸收产生抵抗导致的疾病,随着当今物质生活的丰富,小朋友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以往的以主食与青菜为主变为了现在以高糖、高脂肪摄入为主的饮食习惯,再加上不爱运动,小儿的肥胖发病率不断提高,小儿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妞妞不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03 


    如何让“糖宝宝”与疾病和谐共处

    小儿糖尿病是可控的,即使被确诊也莫慌张,正确面对疾病并与之和谐共处是关键。要与疾病和谐共处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控制饮食

     宝贝在用餐时应遵从医生的嘱托,做到定时定量,每日摄入的主食、肉类、零食等应严格限制,不得超量。平时生活中小朋友的自控力较差,常常挑食、偏食,此时家长不应溺爱放纵孩子,以免耽误孩子终身的健康。

    (二)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尤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宝宝,这也是最经济和健康的治疗方法之一。

    (三)药物控制

     治疗小儿糖尿病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口服药物,包括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等;第二类是胰岛素。其中,1型糖尿病的宝贝必须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再配以口服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四)定期随访与观察

    人体是极其复杂与精密的,一个小小的血糖值就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定期到门诊复诊是很有必要的。医生可以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调整与优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控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为“糖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沟通与心理疏导  

    糖尿病虽可控,但通常需要终身用药,甚至终生注射胰岛素,这会给小朋友增加不小的心理负担。作为家长,要对宝贝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多多鼓励孩子,同宝贝一起直面糖尿病,与之和谐共处。


    排版 | 沈骅

    图片 | 部分来自网络

    *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志愿服务总队

    上海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

    上海知行合医健康科普联盟

    联合出品


    本文为“”特约科普稿件,已获得相关专家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

    来源:上海科普教育
x

本网站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维护

沪ICP备13008033号-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1号楼1112-1118室

Tel:021-6433255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