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指甲
让我为你剪指甲
指甲剪的越多就越好
污垢都bye-bye
……
等等,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
“甲沟炎”这个陈年旧疾再次上了热搜
一时间网上对如何正确修剪指甲
引发了热烈讨论
不少网友都表示了“无语”
毕竟小时候就教过
指甲要剪得干干净净的
不然里面会藏污纳垢
从而滋生细菌
可如果这么简单
为啥还会上“热搜”呢?
科普君本着求(ba)实(gua)的态度
搜了一下
发现原来很多人都错了
指甲并不是剪得越短越好
剪得太短,容易得甲沟炎!
今天
我们就来唠一唠
如何正确地剪指甲!
首先
我们先要了解
指甲的构造
看似只有小小的一块
实则十分复杂
简单的来说
指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甲板
就是我们常说的指甲盖儿
是最坚硬的部分
甲母质
在甲板的根部
不断产生新的指甲,一般在表面看不到
甲周皮肤
起保护作用
它跟甲板之间的间隙叫做甲沟
如果指甲剪得太短
指甲的侧缘会渗入到周围的软组织中
就会引起甲沟炎;
同时
剪得太短的指甲对手指起不到保护作用,
会容易引起外伤,
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
引发指甲的病变;
再者,还会导致指甲盖向后长,
引起指甲发空的情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
剪指甲呢?
记住以下五点就可以啦
↓↓↓
先洗再剪
指甲其实是很脆弱的
越是干燥,脆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断裂。
但是指甲又极容易渗水,
所以剪指甲之前要记得洗手,
如果是干燥的秋冬季节,
可以先用温水泡一泡。
指甲边缘最好是直线
这样做既可以避免甲沟炎,
又可以避免划伤皮肤。
指甲不能太短或太长
指甲太短容易导致甲沟炎,
太长容易藏污纳垢,
最好与指尖平齐,
超出甲床1mm。
每周剪一次指甲
手指甲3个月生长1厘米,
足趾甲9个月长1厘米。
脚趾甲生长的速度是手指甲的三分之一,
所以剪脚趾甲的次数应该是
剪手指甲的三分之一。
少去角质
指甲根部的角质层有保护作用,
频繁去角质容易出现肉刺,
如果出现肉刺最好能剪去,
而不是硬拽。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