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谈到做好慢性肾脏病的三级预防,今天给大家具体谈谈三级预防究竟要如何做。- 对高危人群,即患有可能引起肾损害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的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慢性肾病发生;
- 合理饮食,坚持相对应的低盐、低糖、低嘌呤、低脂等饮食;
- 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肥胖、高血脂等);
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肾、眼等多个器官的损害。预防高血压肾损害,最重要的是有效控制血压(一般应低于130/80mmHg),以防止或延缓肾损害的发生;改善饮食习惯,限制盐的摄入;积极、合理地应用降压药物,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约20%~40%的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预防糖尿病肾病最重要的是有效控制血糖和全血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下);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患者,每年至少检测2次或2次以上糖化血红蛋白;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合并高脂血症者要积极控制血脂;合并高血压者应积极控制血压(130/80mmHg以下)。对已有早期肾病的患者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重在延缓或逆转慢性肾病的进展,以期尽最大可能保护受损肾脏。- 积极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尿蛋白越多,对肾脏的损伤越大;
- 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具有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等作用;
- 避免或及时纠正慢性肾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组织创伤或大出血、严重感染;
- 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纠正肾性贫血;纠正肾性骨病;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
对尿毒症患者各系统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其目的是降低尿毒症的病死率,提高其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只有做到早期防治,才能大幅度降低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对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才可能显著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速度,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小透析治疗人群的规模,并为家庭、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和费用。医生指导下参加能够耐受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次,每次30 min)。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4.0;体重正常的人可通过适当身体活动保持体重。肥胖或超重者,需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健康减重。戒烟可以减少患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风险,以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钠摄入量宜- 控制蛋白尿:RAS阻断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 控制高血压:ACR≤30 mg/d时,维持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ACR>30 mg/d时,维持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0 mmHg;
- 控制高血糖:根据GFR水平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剂量,以防止低血糖及其他副反应的发生;
CKD并发心力衰竭者,在治疗措施调整和(或)临床症状恶化时,应加强eGFR和血清钾浓度的监测。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和铁剂治疗,但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不足。HIF通路靶向药物弥补既往治疗方法的不足。当CKD患者血HCO3-浓度小于22mmol/L时,应口服碳酸氢钠等碱制剂,使血HCO3-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肾脏具有排泄、调节和内分泌等功能;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肾功能损害早期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随着慢性肾病的进展,肾功能逐渐丧失,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采用透析来维持生命。为了更好的爱肾护肾,需要调整患者生活方式,进行营养治疗,控制尿蛋白、高血压等症状,并纠正贫血,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